请输入标题
问问去问清楚

请输入标题

王 涛
研究员  研究生导师  OWTR 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74年出生,辽宁沈阳人。199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2003年获得全国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资格;2004年获得注册咨询工程师资格;2006年获得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并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2008年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级工程项目经理资格(认定);2010年破格晋升研究员。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先后被授予授予“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和“机械工业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项,公开发表论文1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9项,参与三部委《全国污水处理厂国产设备与工艺总体评价》、环保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等多部国家技术政策文件编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纵向研究课题17项,担任三十余项固废/水处理工程总设计师或项目负责人。
 
刘开连
研究员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1962年1962年6月出生,河北省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1989年北京化工研究院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1995-1996在瑞典农业工程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从事生化处理有机废物技术研究,现任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事业部(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污水处理、污泥脱水与处理处置、过滤以及饮用水净化等。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公开发表论文11篇。参与起草环保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等技术政策文件。
 
许国仁
教授  博士生导师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91年获得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士学位,1999年获得哈尔滨建筑大学博士学位。兼职担任国际水协(IWA)污泥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事务协调员、国际水协(IWA)小规模水和废水学会秘书长、ISO/TC275标准委员会委员、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期刊Associate Editor等职务。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人才计划。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IWA全球创新荣誉奖等多项奖励,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7项。  

刘明利
研究员 研究生导师 OWTR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2年8月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设备与工艺专业,从事机电一体化工程项目的研发工作,所研发的项目涉及环保、军工、电力、水电、冶金、汽车、烟草等行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技术带头人,指导并直接参与多项重大项目的研发,技术上起到导向和把关的作用,并成功地推向市场,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指导6名硕士研究生,并指导中青年技术人员的研发工作,解决工程项目中重大技术疑难问题,获国、部级奖励4项,发表论文19余篇,申报专利19项。曾主持开发的某型号工业特种机器人并成功进行产品化,已成功应用于数十个工业项目;曾主持开发的某型重载物流生产线研究开发工作并参与了大型污泥翻堆机F5.110的研制及开发工作。
 
沈玉君
研究员 OWTR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工作,重点围绕畜禽粪污、厕所粪污肥料化利用技术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比尔·盖茨基金会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等1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授权专利32件,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7部,参编著作4部,参编标准5项,研究成果在全国多地推广应用,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因业绩突出,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农业部首批“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北京市“科技新星”,“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
 
 李兆君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OWTR技术委员会委员

1974年4月生,山西人,博士,中国-新西兰土壤分子生态学联合实验室主任,2014年度国家农科教推十大优秀肥料专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现代农业体系葡萄岗位科学家,肥料与施肥技术创新团队骨干。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土壤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可降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技术。作为第一主持人共主持和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课题、粮食丰产工程等课题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Water Research》、《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SCI刊物引用1100余次,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30余项。h-index为20。作为第一执笔人撰写“耕地质量与肥料创新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1部,参与撰写“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重点实验室”评估等相关报告10余部。  

李季
教授  博士生导师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1965年出生,山西人。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北京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咨询专家、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废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有机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已主持国家及省部课题三十余项,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34 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
 
张英健
正高级工程师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主任;长期配合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工作,参与国家资源环境领域相关政策/规划制定及项目评估/评审等工作;出版著作3部,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订、修订、审定工作。
 
肖承翔
研究员  OWTR技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装备制造业标准、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技术研究工作,负责或主要参加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近20项,主持或参与NQI专项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课题)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防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2项。获得“十二五”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十二五”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陈同斌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OWTR技术委员会委员

1963年出生,广西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与资源工程研究室主任,兼职担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固废资源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委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等职务。主要从事固废资源化及土壤修复领域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环保领域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论文60余篇),主编(译)论著8部,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软件版权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等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苑宏英
教授  研究生导师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1974年出生,山西省怀仁县人。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博士后出站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侧重于环境污染与防治中的污水、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先后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发展基金、博士后基金、水利部、建设部等项目,作为主要撰稿人完成了《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建城[197]号文)。2007年作为主要参加人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12年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先后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给水排水等环境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黄鸥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7年参加工作,在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一直从事专业设计工作,历任所副总工、所总工、广西北海分院院长、院副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委员,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主持大型行业设计项目数十项,专业范围涉及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厂等,获得部级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咨询等各类奖项二十多项,专利一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Dongyan Mu(美)
Professor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DongyanMu has been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Science, Kean University, since 2014. She obtained her Doctor Degree at Purdue University in 2010. Dr. Mu’s research is generally focused on enhanc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food, water, energy systems. In her research, she uses various tools to analyze life cycle impacts integrate resilience thinking into engineering system design decision-making. She has obtained
funding at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NSF, NJDEP,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rivate industries. Dr. Mu has published nearly 30 articles, book chapters, technical reports in journals, including ES&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Algal Research, Waste Management. She also worked in review boards of Journals  served in various committees. Now she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Honor Society of Phi Kappa Phi Kean Chapter.  
刘开连  研究员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1962年1962年6月出生,河北省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1989年北京化工研究院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1995-1996在瑞典农业工程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从事生化处理有机废物技术研究,现任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事业部(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污水处理、污泥脱水与处理处置、过滤以及饮用水净化等。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公开发表论文11篇。参与起草环保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等技术政策文件。
王 涛  研究员  研究生导师  OWTR 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74年出生,辽宁沈阳人。199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2003年获得全国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资格;2004年获得注册咨询工程师资格;2006年获得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并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2008年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级工程项目经理资格(认定);2010年破格晋升研究员。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先后被授予授予“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和“机械工业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项,公开发表论文1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9项,参与三部委《全国污水处理厂国产设备与工艺总体评价》、环保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等多部国家技术政策文件编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纵向研究课题17项,担任三十余项固废/水处理工程总设计师或项目负责人。
许国仁   教授  博士生导师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91年获得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士学位,1999年获得哈尔滨建筑大学博士学位。兼职担任国际水协(IWA)污泥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事务协调员、国际水协(IWA)小规模水和废水学会秘书长、ISO/TC275标准委员会委员、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期刊Associate Editor等职务。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人才计划。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IWA全球创新荣誉奖等多项奖励,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7项。
沈玉君 研究员 OWTR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工作,重点围绕畜禽粪污、厕所粪污肥料化利用技术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比尔·盖茨基金会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等1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授权专利32件,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7部,参编著作4部,参编标准5项,研究成果在全国多地推广应用,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因业绩突出,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农业部首批“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北京市“科技新星”,“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
张英健  正高级工程师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主任;长期配合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工作,参与国家资源环境领域相关政策/规划制定及项目评估/评审等工作;出版著作3部,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订、修订、审定工作。
肖承翔  研究员  OWTR技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装备制造业标准、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技术研究工作,负责或主要参加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近20项,主持或参与NQI专项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课题)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防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2项。获得“十二五”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十二五”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黄鸥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7年参加工作,在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一直从事专业设计工作,历任所副总工、所总工、广西北海分院院长、院副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委员,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主持大型行业设计项目数十项,专业范围涉及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厂等,获得部级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咨询等各类奖项二十多项,专利一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Dongyan Mu(美)  Professor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DongyanMu has been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Science, Kean University, since 2014. She obtained her Doctor Degree at Purdue University in 2010. Dr. Mu’s research is generally focused on enhanc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food, water, energy systems. In her research, she uses various tools to analyze life cycle impacts integrate resilience thinking into engineering system design decision-making. She has obtained funding at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NSF, NJDEP,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rivate industries. Dr. Mu has published nearly 30 articles, book chapters, technical reports in journals, including ES&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Algal Research, Waste Management. She also worked in review boards of Journals  served in various committees. Now she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Honor Society of Phi Kappa Phi Kean Chapter.
苑宏英  教授  研究生导师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1974年出生,山西省怀仁县人。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博士后出站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侧重于环境污染与防治中的污水、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先后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发展基金、博士后基金、水利部、建设部等项目,作为主要撰稿人完成了《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建城[197]号文)。2007年作为主要参加人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12年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先后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给水排水等环境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陈同斌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OWTR技术委员会委员
1963年出生,广西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与资源工程研究室主任,兼职担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固废资源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委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等职务。主要从事固废资源化及土壤修复领域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环保领域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论文60余篇),主编(译)论著8部,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软件版权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等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季  教授  博士生导师  OWTR 技术委员会委员
1965年出生,山西人。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北京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咨询专家、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废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有机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已主持国家及省部课题三十余项,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34 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
李兆君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OWTR技术委员会委员
1974年4月生,山西人,博士,中国-新西兰土壤分子生态学联合实验室主任,2014年度国家农科教推十大优秀肥料专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现代农业体系葡萄岗位科学家,肥料与施肥技术创新团队骨干。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土壤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可降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技术。作为第一主持人共主持和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课题、粮食丰产工程等课题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Water Research》、《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SCI刊物引用1100余次,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30余项。h-index为20。作为第一执笔人撰写“耕地质量与肥料创新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1部,参与撰写“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重点实验室”评估等相关报告10余部。
刘明利  研究员 研究生导师 OWTR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2年8月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设备与工艺专业,从事机电一体化工程项目的研发工作,所研发的项目涉及环保、军工、电力、水电、冶金、汽车、烟草等行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技术带头人,指导并直接参与多项重大项目的研发,技术上起到导向和把关的作用,并成功地推向市场,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指导6名硕士研究生,并指导中青年技术人员的研发工作,解决工程项目中重大技术疑难问题,获国、部级奖励4项,发表论文19余篇,申报专利19项。曾主持开发的某型号工业特种机器人并成功进行产品化,已成功应用于数十个工业项目;曾主持开发的某型重载物流生产线研究开发工作并参与了大型污泥翻堆机F5.110的研制及开发工作。
技术专家
关于我们>>技术专家
京ICP备14005282号-2